7月22-28日,第二十五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诸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诸暨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承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总督学刘利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海胜,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主任李萍,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主任施枫,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舒培冬,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会军,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於晓东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与对外关系部主任IBRAHIM ABDOULAY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主任展涛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并在总结大会上讲话和颁奖。
活动中,全国各地2000余名中小学生以及众多信息素养领域专家教师共聚诸暨,参与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互动交流。经过激烈角逐,共有240支队伍荣获“创新之星”(活动最高奖项),其中我省32支队伍获此殊荣,占比13%,充分展现了我省中小学生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视野不断拓展,社会责任心不断增强,利用信息科技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字素养与技能不断提升。同时,省教育技术中心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本次活动还邀请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来自刚果(布)、科特迪瓦、泰国、纳米比亚的师生参加,全国超1000万人次线上关注。
据悉,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是面向中小学生的一项有传统、有规模、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二十五届。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实践、探索、创新”主题,分数字创作、计算思维、科创实践三大类开展,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动手实践、互助分享,在学习交流和实践创新中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提高综合素质。多年来,我省坚持以此活动为桥梁,构建立体平台赋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更是巧做科学教育加法,以项目为载体,融合立德树人与“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组织形式,让信息素养之花在校园内外绚丽绽放,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